粉丝的价值

粉丝对于创作者来说,真的有这么重要吗?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话题,有些作者很“佛系”,总认为“我只要认真创作好内容就够了,粉丝一切随缘”。其实这种想法不完全正确,持续稳定地创作优质内容是创作者的必修课,但精准的吸粉、固粉,才能让你的IP实现内容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和谐统一。那粉丝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粉丝助力:博主成长与圈层跃升的关键

很多人会觉得博主、KOL很有名气,很有排面,对平台还是组织都是很有价值的存在,我觉得这等“名”离不开粉丝数量这一重要指标,很实在的一句话粉丝助力我们走向更高的台阶,每次粉丝数量的提升都能够带我们到新的圈子中,万粉博主圈子,十万粉博主圈子,二十万博主圈子,相信我们接触到的人和交流的内容是有区别的,在不同圈子中我们自身眼界的拓展、知识的沉淀也是不同的,所以粉丝能够助力我们走向更高的地方!

粉丝力量:KOL影响力与价值内容的倍增效应

正如CSDN 21年原力计划的副标题所言:“粉丝认可的才是最有价值的”,粉丝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KOL(意见领袖)的价值,这正是粉丝价值的重要体现之一。王总在“直达CSDN”直播中也曾提到,KOL的影响力能够左右消费者的决策。举个例子来说明:假设A和B两个博客账号的运营者是同一个人,他们在两个账号中发布了同样质量,甚至是完全相同的一篇文章。如果A账号拥有5万粉丝,而B账号只有几十个粉丝,在相同的时间发酵下,通常的结果是A账号的文章爆火,而B账号的文章则相对冷清(当然,这不是绝对的情况,请勿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因为KOL会影响粉丝的选择决策。我想表达的是,粉丝与博主之间的关系对他们选择内容的倾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即使是相同的内容,在相同的平台流量曝光下,有粉丝的支持往往能获得更多的认可。面对两篇文章,大家更容易选择热度、阅读量、点赞量、收藏和评论数据更高的一篇。因此,有了粉丝的认可和这些数据的加持,我们的内容会更容易被大家选择。

粉丝价值的多重效应:从推广收益到内容曝光的策略

当然,粉丝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流量和影响力上。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商务软文合作,品牌方在给我们制定推广价格时,粉丝数量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因此,粉丝数量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提升了我们的收益。

除此之外,在许多商务合作中,往往会有浏览量或互动量的要求。即使我们拥有众多粉丝,个人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依然是有限的。这时,如果能够调动铁粉的力量来帮忙推广,覆盖面和曝光效果将会变得更加显著。铁粉的忠诚度高,愿意主动分享和推荐我们的内容,这无疑会为我们打开更广阔的推广渠道。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主动邀请核心粉丝参与推广,建立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拿我们的专栏为例,如果我们有一份高质量的专栏内容,可以给予粉丝分销权限,并且按照一定比例分配部分收益给这些头部粉丝。这样一来,粉丝们不仅可以通过推广获得一部分实际收益,还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而我们则通过他们的推广获得更大的流量,专栏也因此得到更多的曝光。

这种方式不仅扩大了内容的传播范围,还提高了粉丝的积极性,强化了粉丝与我们的互动关系,最终达到了流量、收益和影响力的三重提升。这种双赢的模式,使得粉丝不再仅仅是“观众”,而成为我们内容推广的“合伙人”,进一步增强了粉丝的黏性和忠诚度,同时为我们的内容创作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铁粉亦朋友:如何通过小队运营提升粉丝粘性

上文提到,随着自身粉丝量的增加,我们能够接触到更优质的圈子,这有点类似于晋级的概念,这对博主而言尤为重要。然而,对于粉丝的运营来说也是如此,不同程度的粉丝享有不同的待遇。我们的粉丝量在平台上仅仅是一个数字,但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如果我们希望更好地凝聚粉丝的价值,就不能仅仅把这些数字当作单纯的统计——发展私域

前面提到,不同程度的粉丝享有不同的待遇。粉丝之所以追随我们,是因为我们具备一定的价值,而粉丝的流失则说明我们可能失去了他们的价值。这个价值可能来自于我们的文章正好符合他们当前的学习需求,或是我们的内容解决了他们的问题,甚至是我们的创作决心打动了他们的一小时。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每个人的需求和兴趣都是动态变化的,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才能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正如范博士所说:“想要给别人一勺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确实,我们需要不断成长,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不过随着时间、环境和身份的变化,我们的一些粉丝可能会觉得从我们身上学不到新的内容。这是否意味着粉丝必然会流失?其实,这更多地取决于我们如何运营粉丝。

身份提升:在与粉丝相处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建立了联系,还可能形成了朋友关系。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两年的时间与粉丝建立这样的关系,即使我们的内容不再符合他们当前的需求,这种朋友关系的维持可能会让他们更愿意继续关注我们。

创造价值圈:当我们与一些粉丝建立了深厚的联系时,他们自然会成为我们的头部粉丝,即私域圈中的塔尖成员。随着这样的朋友逐渐增多,我们将形成一个小圈子(以下简称“小队”)。也就是如今的几何小队,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可以依靠小队成员的力量来运营和发展粉丝。小队的交流和活动将成为我们运营的核心,大家可以共同策划活动,分享经验,相互支持,这样的协作远胜于单枪匹马的努力。

在这个小队中,由于长期的磨合和深入的交流,讨论的内容将会更为实在和有价值。我们可以借助小队成员的力量,帮助建设和发展自己的私域。反观小队的粉丝流失情况,作为小队成员,他们会更难以轻易离开这样一个高质量的圈子,因为他们已经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和价值感。

如何打造这样一个高效的小队?


私域建设

何为私域?

网上有很多关于私域的定义,内容千篇一律,比较泛泛而谈。很多解释都比较模糊,“私域用户,就是你可以直接拥有的、可重复、低成本甚至免费触达的用户。” 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相对来说最清楚的一句话,解释得还算到位。基于我自己的理解,私域其实可以看作是那些以你为中心、对你或你做的事情感兴趣并保持互动的人。

以我们博主和粉丝的关系为例,不是每个关注你的人都能成为你的私域。可能有些人看了你一两次内容就不再关注了,真正形成私域关系的粉丝是那些与你有更深联系的人。比如说,有些粉丝不仅仅是点了个关注,还加了你的微信或者加入了粉丝群,跟你保持一定的互动。按照网上的定义,这些人已经算是你的私域了。

不过,对我来说,私域不只是简单的“加个好友”或者“进个群”这么轻描淡写。我觉得,真正的私域用户是那些会长期关注你,和你产生互动,并且有一定粘性的人。能建立起这种深入的联系,才是真正的私域,简单的触达和互动远远不够。

破圈升级?

我把自己的粉丝划分成了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代表着粉丝与我之间的互动深度和联系紧密程度。

粉丝圈: 首先,粉丝圈是基础层面。因为粉丝不仅是我的粉丝,可能也是别人的,所以我并不认为粉丝群里的所有人都算是我的私域。这个圈子里,我会分享一些创作技巧和知识内容,比如发一些博客或者行业动态。群里大家会聊得比较随意,经常扯扯皮、闲聊。对于一些官方活动或者最新动态,我也会及时同步到群里。不过,粉丝圈更多的是一个大家互相了解和沟通的地方,属于相对外部的一层。

核心圈: 从粉丝群中,我会挑选那些比较活跃且认可我内容的老粉丝,拉他们进入核心圈。在这里,大家的互动会更加深入。我们会进行更直接的创作指导,分享一些涨粉的小秘诀,讨论技术类话题、热榜内容,甚至分享如何更好地参与官方活动以及赢得奖品的秘诀。核心圈的成员能更深入地交流,并且有机会通过这里进入到下一个更高的层级。

几何变现圈: 如果在核心圈里表现高度活跃,或者和我有很强思想碰撞的粉丝,就有机会进入到几何变现圈。这个圈子更加私密,我会偶尔为大家推荐一些软文合作的机会,大家可以通过接单来获得收入。我们有时也会组织看直播抽奖或者参加一系列互联网推广活动,能让大家有实际经济收益,每天能赚到一顿饭钱。从这个阶段开始,才真正算是进入我的私域。这不仅仅是互动,还包括了一定的变现机会和共同成长。

几何小队: 通过前面的互动和思想碰撞,我会考虑邀请粉丝进入几何小队。有人可能会觉得,筛选过程这么严格,真的有必要吗?它到底能带来什么?其实,正因为有了这种筛选,才能确保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人进入一个高质量的圈子,让小队的交流更有深度,彼此的合作也会更加有意义。

很多小队成员都在持续创作,我们连续几周在周榜前五名中占据四个席位,大家在技术讨论、创作技巧和涨粉策略上都有深度交流,很多人也活跃在CSDN的各大榜单中。但小队的目标远不止于此。我们还会共创专栏、参与开源项目、接软文广告、推动粉丝裂变,帮助大家打造个人IP、扩大影响力和构建自己的私域达到变现阶段。我们的合作内容非常多元化,不仅仅局限在站内。对我来说,几何小队代表了私域中最核心的伙伴,并且我们一起推动彼此走向更广阔的公域。

这并不是“凉哥”的个人组织,而是大家互为资源的共享平台。在这里,我们不限制大家建立外部关系,只要能带来价值和成长,我们都支持甚至鼓励你去结识更多优秀的人,丰富自己的见识。我们只有一个简单的群规:禁止阿谀奉承,我们只讲真话。小队里的成员不再是粉丝,而是真正的朋友。这群人当中,有的在准备高考、考研,有的在读博,还有不少人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大家之间的交流非常真诚和开放,没有任何遮掩,因为我们彼此信任,让小队的氛围更加纯粹。

小队里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互联网大厂工作,大家会从工作到生活无所不谈。不论是分享工作上的、行业上的,还是生活中的点滴,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真正放松、真实交流的地方,大家的互动是无拘无束的。作为小队成员,我们还会定期发放一些定制化的小礼物,比如中秋节的坚果礼包加手写贺卡、新年定制款笔记本、端午粽子礼盒等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个体的精力和想法是有限的,而当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时,能迸发出更多的创意和能量。几何小队已经不再只是博主和粉丝的简单关系,它更像是一个由有趣灵魂组成的团体。这里的交流不仅限于站内的创作,还包括运营、生活、学习、成长、职业规划、甚至就业等各个方面。小队成员们互相支持、分享经验,形成了一种特别的纽带。

那么,你期待加入这样的小队吗?如果你想加入可以滴滴我

着力IP建设

IP的建设很重要,我曾看到一句话,大意是:打造个人IP就像跑一场马拉松,而每个人的跑道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经历、性格、执行力、悟性以及专业能力都大不相同,所以IP建设的路程对每个人来说也各有差异。对我个人来说,路程还是比较顺利,因为我在学校学的是前端方向,现在也在从事前端开发工作,所以我自然成为了前端领域的博主,输出内容,积累自己的IP。


写在最后

CSDN是大佬云集的地方,随着我们在这个平台上不断成长,会认识越来越多的人。那些拥有超凡毅力的博主能影响你提升自律能力,技术强悍的博主会分享干货经验,而运营高手则带你打造自己的私域。每一位博主都是从成千上万的CSDN用户中脱颖而出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不断积累人脉和扩展视野,我们不仅能在技术上有所成长,还能从中获得更多机会,甚至有博主通过内推成功拿到心仪的offer。在这个圈子里,我们可以全方位成长,同时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无论是在同一领域还是处于相似职业阶段的博主们。

作为IT行业的奋斗青年,参与过许多技术论坛、直播和沙龙等活动,看着大佬们在台上分享经验。有没有像我一样幻想过,某一天自己也能站在台上分享呢? 其实,大佬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机会,是因为他们已经具备了影响力,而在CSDN上,作为博主的我们,也是在逐步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不断的创作和从其他博主那里汲取经验,我们不仅能提高技术水平,创作能力也会得到提升。不久的将来,写出一篇广受欢迎的文章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想象一下,当某一天,你的文章被大学老师或公司同事推荐、转载时,那种成就感……你细细品味吧。

我们一起努力,赢在CSDN! 💪

Logo

腾讯云面向开发者汇聚海量精品云计算使用和开发经验,营造开放的云计算技术生态圈。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