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入门基础内容
如果在某次循环中执行了continue语句,那么本次循环就结束,即不再执行本次循环中循环体中continue语句后面的语句,而转入进行下一次循环。2)在cmd的根目录下输入javac Hello.Java语句执行文件,会生成一个class文件,接着执行java Hello语句执行编译文件就会自动的输出Hello word。对于二维数组,“数组名.length”的值是它含有的一维数组的个数。注:(1
目录
一、Java入门
1、“Hello word”
1)新建一个文件夹存放Java代码,
2)在cmd的根目录下输入javac Hello.Java语句执行文件,会生成一个class文件,接着执行java Hello语句执行编译文件就会自动的输出Hello word。
public class Hell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d");
}
}
2、Java的运行机制
1)编译型:直接编译成系统可以理解的语言,例如:C语言、c++。
2)解释型:解释型语言编写的程序不需要预先编译,以文本方式存放代码。例如:java、python。
3)Java编译器将准备好的源文件编译成了class文件,真正被执行的应该是class文件。
二、基础语法
1、标识符与关键字
1)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长度不受限制。
2)标识符不能以数字开头。
3)标识符不能是关键字。
关键字
break | ||||
case | const | |||
continue | ||||
float | ||||
goto | ||||
long | native | |||
new | ||||
record | return | strictfp | short | static |
super | switch | synchronized | this | throw |
throws | transient | try | void | volatile |
while |
2、基本数据类型
在java语言中有8类基本数据类型,分别是:
·逻辑类型:boolean(占一位,只有true和false)
·整数类型:byte(-128~127)、short(-32768~32767)、int、long
·字符类型:char
·浮点类型:float(占4个字节)、double(占8个字节)
3、基本类型转换
1)当把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的值赋值给另一种基本数据类型变量时涉及数据转换。将这些类型按精度从低到高排列: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当把级别低的变量的值赋值给级别高的变量时,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类型的转换。
2)强制类型转换
格式:(范围小的类型)+范围小的变量名=(范围小的类型)+原本范围大的数据
public class Hell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a=10;
int b=20;
float c=12345.3234f;
double d=1234578796.62736478692;
System.out.println("a="+a);
System.out.println("b="+b);
System.out.printf("c=%-11.11f\n",c);
System.out.printf("d=%-11.11f\n",d);
a=(byte)b;
c=(byte)d;
System.out.printf("a=%d\n",a);
System.out.printf("c=%-11.11f",c);
}
}
注:
(1)byte/short/char这三种类型可以进行数学计算。
(2)byte/short/cha这三种类型在进行运算的时候首先会被默认为是int卡类型。
(3)布尔类型不可以进行任何的数据转换。
4、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1)输入基本型数据
Scanner reader=new Scanner(System.in);
2)输出基本型数据
System.out.println()或System.out.print,两者 的区别是前者输出数据后换行,后者不换行。
%d:输出int型数据。
%c:输出char型数据。
%f:输出浮点型数据,小数部分最多保留6位。
%s:输出字符串数据。
%md:输出的int型数据占m列。
%m.nf:输出的浮点型数据占m列,小数部分保留6位。
5、数组
1)数组的定义、声明:数组是一个容器,可以用来存放多个数组。声明数组包括声明数组的名字(数组名)、数组的类型。
2)一维数组:
格式:数组的元素类型 数组名 [ ];
数组的元素类型 [ ] 数组名;
float boy[];
int []a,b;
二维数组:
格式:数组的元素类型 数组名[ ][ ];
数组的元素类型 [ ][ ] 数组名;
char cat[][];
int [][]aa;
3)为数组分配元素
格式:数组名=new 数组元素的类型[数组元素的个数];
例如:
float boy[]=new float[4];
int mytwo [][];
mytwo = new int [3][4];
4)数组元素的使用
int a[][]=new int [6][8];
//第一个索引的变化范围是0~5,第二个索引的变化范围是0~7
5)length的使用
数组的元素的个数称为数组的长度。对于一维数组,“数组名.length”的值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对于二维数组,“数组名.length”的值是它含有的一维数组的个数。
6)数组的初始化
在创建数组后,系统会给数组的每个元素一个默认的值,例如float型是0.0。
在声明数组的同时也可以给数组的元素一个初始值,例如:
float a[] =new float[5]
7)数组的引用
数组属于引用型变量,因此两个相同类型的数组如果具有相同的引用,它们就有完全相同的元素。
三、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1、运算符与表达式
1)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取余)}
2)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
>、<、>=、<=、==(相等)、!=(不等)
注:(1)比较运算符的结果必须是个布尔型,成立为ture,不成立为false
(2)如果进行多次判断不可以连着写 例如1<x<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10;
int b=20;
int c=20;
System.out.println(a>b);//false
System.out.println(a<b);//true
System.out.println(a>=b);//flase
System.out.println(a<=b);//true
System.out.println(a==b);//false
System.out.println(a!=b);//ture
System.out.println(b==c);//true
}
3)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
&&(与)、||(或)、!(非)
注:(1)“&&和||”同时使用的时候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如果左边已经得到了结果,那么右面的将不再执行。
(2)“&&和||”左右各需要一个布尔型。但是取反只需要一个布尔型即可。
(3)“&&和||”如果有多个条件可以进行连写。
两个条件:条件A&&条件B
三个条件:条件A&&条件B&&条件C
对于1<x<3的情况,写的时候应该拆成两个部分, 然后用&&运算符连接起来。比如(1<x,&&x<3)
5)自增、自减运算符
++、--
基本含义:让变量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个为1的值。
注:在单独使用的时候++a和a--没有什么区别。
在混合使用的时候:前++为先加后用。变量+1然后拿着加上的值继续使用。
后++为变量直接使用,然后在加上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a = 9;
int b = ++a;
//如果不写++a,那么输出的a的值为9;加上的话输出的值为10,因为++a为先加后用。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int c = a++;
System.out.println(c);
}
6)位运算符
①按位与运算(相同位0,不同位1)
②按位或运算(全0则0,有1则1)
③按为非运算(0则1,1则0)
④按位异或运算(同0异1)
7)算术混合运算的精度
精度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是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2、if条件分支语句
1)if语句
if语句是单条件、单分支语句。
格式:if(表达式){
若干语句
}
2)if-else语句
if-else语句是单条件、双分支语句。
格式:if(表达式){
若干语句
}
else{
若干语句
}
3)if-else if-else语句
if-else if-else语句是多条件、多分支语句。
格式:if(表达式){
若干语句
}
else if(表达式){
若干语句
}
...
else{
若干语句
}
3、switch开关语句
switch语句是单条件、多分支的开关语句。
格式:switch(表达式){
case 常量值1:
若干语句
break;
case 常量值2:
若干语句
break;
...
case 常量值n:
若干语句
break;
default:
若干语句
}
练习: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seas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y=sc.nextInt();
switch(y){
case 12:
case 1:
case 2:
System.out.println(y+" is winter");
break;
case 3:
case 4:
case 5:
System.out.println(y+" is spring");
break;
case 6:
case 7:
case 8:
System.out.println(y+"is summer");
break;
case 9:
case 10:
case 11:
System.out.println(y+" is autumn");
break;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y+" 数字无效");
}
}
}
注:switch语句中表达式的值可以是byte、short、int、char型,但不可以是long型数据。
4、循环语句
1)for循环
格式: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若干语句
}
for语句的执行规则如下:
①计算表达式1,完成初始化工作;
②判断表达式2的值,若表达式2的值为true,则进行(3),否则进行(4);
③执行循环体,计算表达式3,以便改变循环条件,进行(2);
④结束for语句的执行。
练习:
//打印直角三角形
public class tuxin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1;i<=5;i++){
for(int j=1;j<=i;j++){
System.out.print("*");
}
System.out.println();
}
}
}
2)while循环语句
格式:while(表达式){
若干语句
}
while语句的执行规则:
①计算表达式的值,如果该值是true,就进行(2),否则就进行(3);
②执行循环体,在进行(1);
③结束while语句的执行。
练习:
//使用while循环语句计算1+2+3+...+100的和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i = 0;
int sum = 0;
while (i<=100){
sum = sum + i;
i++;
System.out.println("此时运行了:" + i+"次," + "此时的和为"+sum);
}
System.out.println("和为:" +sum);
}
3)do-while循环语句
格式:do{
若干语句
}while(表达式);
do-while循环和while循环的区别:do-while的循环体至少被执行一次,而while循环只有表达式为true时,循环体才会被执行。
练习: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i = 0;
int sum = 0;
do {
sum = sum + i;
i++;
System.out.println("此时运行了:" + i+"次," + "此时的和为"+sum);
} while (i<=100);
System.out.println("和为:" +sum);
}
4)break和continue语句
break和continue语句是用关键字break或continue加上分号构成的语句,例如:
break;
continue;
注:
如果在某次循环中执行了break语句,那么整个循环语句就结束;如果在某次循环中执行了continue语句,那么本次循环就结束,即不再执行本次循环中循环体中continue语句后面的语句,而转入进行下一次循环。
5)增强for语句与数组
格式:for(声明循环变量;数组的名字){
...
}
注:声明的循环变量的类型必须和数组的类型相同。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