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通信基础 - 码元速率 和 数据速率
数据通信基础 - 码元速率 和 数据速率
文章目录
1 码元速率
1.1 码元 Symbol
- 定义: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 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 来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 而这个间隔被称为 码元长度
- 注意:当码元的离散状态有大于2个时(如M大于2个),此时码元为 M进制码元
- 举例:参考下图
1.2 码元速率(波特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个数
- 公式: B = 1 T B = \frac{1}{T} B=T1,T:码元长度
- 单位:波特率(Baudot),或称作 调制速率、波形速率、符号速率
2 数据速率
2.1 数据 bit
- 定义:信道上传输的比特数(二进制位数)
- 单位:比特、bit
2.2 数据速率(比特率)
- 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比特数(二进制位数)
- 公式: V = b i t T V = \frac{bit}{T} V=Tbit
- 单位:比特/秒、bit/s、bps
3 扩展
3.1 总结
速率 | 公式 | 单位 | 定义 |
---|---|---|---|
码元速率 | B = 1/T ,T:码元长度 | 波特率、B | 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 码元个数 |
数据速率 | R = bit/T | 比特/秒、bit/s | 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 比特数(二进制位数) |
码元速率 和 数据速率 之间的关系:取决于 一个码元表示几个二进制数(调制方式)
3.2 两者换算
-
换算公式: 数据速率(比特率) = 码元速率(波特率) ∗ l o g 2 N 数据速率(比特率)= 码元速率(波特率) * log_2N 数据速率(比特率)=码元速率(波特率)∗log2N,N:二进制位数( R = B l o g 2 N R = B log2^N R=Blog2N)
-
调制方式 不同导致两者存在差异
- 如果一个码元表示 2 个二进制数(二相调制),如:0 和 1,此时 N = 2,数据速率(比特率)= 码元速率(波特率)
- 如果一个码元表示 4 个二进制数(四相调制),如:00、01、10 和 11,此时 N = 4,数据速率(比特率)= 2 * 码元速率(波特率)
3.3 网工软考真题
【2021下半年 - 14,15】某信道带宽为1MHz,采用4幅度8相位调制最大可以组成(14)种码元。若此信道信号的码元宽度为10微秒,则数据速率为(15)kb/s。
(14) A.5
B.10
C.16
D.32
(15) A.50
B.100
C.500
D.1000
参考答案:14=D,15=C
4 种幅度和 8 种相位的结合最大产生了 32种不同的码元。
码元速率=1/10 μs=100000 s,而 R = B l o g 2 N R=Blog2^N R=Blog2N=500000 bps
注: 1 s = 1 0 6 μ s 1s = 10^6 μs 1s=106μs
【2004下半年-26】设信道的码元速率为300波特,采用4相QPSK调制,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 ) b/s.
A.300
B.600
C.800
D.1000
参考答案:B
根据码元速率和数据速率换算公式: R = B ∗ l o g 2 N R = B *log2^N R=B∗log2N 可知
数据速率 R = 300 ∗ l o g 2 4 = 600 R = 300 * log2^4 = 600 R=300∗log24=600
所有评论(0)